一人阳性,整栋转移?上海疾控解释密接、次密接判定方法******
中新网5月10日电 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天(5月10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介绍密接和次密接的判定方法。
孙晓冬表示,密接和次密接(即密接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是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国家和本市制订的有关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国家专家组的建议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和大数据排查的信息,来进行综合判定的。其中,密接是指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4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4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或暴露于可能被污染环境的人员等。次密接是指与上述密接共同居住、工作和学习等接触频繁的人员。
如果阳性感染者为严格静态管理人员(也就是处于严格管理下的非流动性包括足不出户的人员),如果其居所具有独立厨卫条件,那么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人员就是密接,而与其同楼层及处于其上下楼层的居民则为次密接;如果其居所不具有独立厨卫条件,那么除了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人员为密接之外,与其共用厨卫以及居住在同一楼层或同一村宅的日常有接触的人员也要判为密接,而其所在楼栋/村宅的其他居民则为次密接。但这只是判定的原则,具体还需要根据现场调查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等进行综合判定,绝不能搞简单化、一刀切。
专家:定时监测老年人血氧指标 警惕低氧血症****** 权威解读丨专家:定时监测老年人血氧指标 警惕低氧血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天(27日)邀请相关专家就重点人群新冠防治问题接受专访。现在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自行购买了抗病毒药物,专家表示,抗病毒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才可以使用。 抗病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目前抗病毒治疗有些口服的小分子药可以使用,我们强调是早期使用,即发病以后或者是感染明确诊断以后尽早使用,一般强调是5天之内使用效果更好。5天以后也不是不能用,但是效果有限。 第二,预防性用药没有明确的数据,也就是说抗病毒治疗不用于预防性地给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强调小分子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因为这些药物有一些相互作用的问题,以及一些副作用的问题,所以我们强调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且越早越好。 定时监测老年人血氧指标 警惕低氧血症 专家表示,随着人群的大规模感染,一些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可能会导致重症发生,出现肺炎,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因此,家人在对老人居家监测时,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血氧指标,一旦出现快速下降等症状需尽快就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几个很重要的指标,一个呼吸的频率,如果呼吸特别快,有气短,超过30次的每分钟,那就要到医院去看病。我们也建议家里有老年人、基础病人群的家里备一个指氧仪,这个指氧仪很简单,就测一下,如果低于93了,那就重症的表现了,如果低于95、94的,那也需要早期的吸氧。 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卧床的时候,平卧静息状态下看着氧饱和度挺好,但是一活动就会明显地掉下来,说明他体内已经缺氧了。所以也建议静息状态下测一下血氧,活动活动再测一下血氧,如果快速地下降,也是提示有重症风险,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在居家的环境中,血氧饱和度低了,有条件可以在家里吸氧。因为新冠重症导致呼吸衰竭的情况,都是从低氧血症开始的,低氧诱发一系列基础病的加重,所以我们说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为什么这么脆弱?就是因为这个人群对低氧耐受性很差,低氧会诱发一系列基础病的加重,导致重型甚至死亡。所以早期干预解决低氧的问题,是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希望居家的这些老人,有指氧的随时测,能吸氧尽可能吸氧。(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